蜂蜜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自驾游

文章内容

捷克布杰约维南波西米亚大学_捷克布杰约维采游记攻略

tamoadmin 2024-08-13
1.中国驾照在捷克能用吗2.埃米尔·哈查的人物生平3.穿着拖鞋出走 [捷克斯洛伐克]塞弗尔特4.这个捷克语指的是捷克的哪个城市?(追分!!!) Kostelec

1.中国驾照在捷克能用吗

2.埃米尔·哈查的人物生平

3.穿着拖鞋出走 [捷克斯洛伐克]塞弗尔特

4.这个捷克语指的是捷克的哪个城市?(追分!!!) Kostelec u Holeova

5.辛德勒的下场是什么

捷克布杰约维南波西米亚大学_捷克布杰约维采游记攻略

布杰约维(Budweis/Budějce)是捷克 南波希米亚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天主教捷克布杰约维教区和南波希米亚的中心。该市易与摩拉维亚的摩拉维亚布杰约维相混淆。

中国驾照在捷克能用吗

为什么说捷克斯洛伐克是二战期间最没骨气的国家?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因为他们实力很强,结果直接投降了。

前年花了一个月时间安排了一次中欧五国之行,其中在捷克就呆了10天,重点游玩了布拉格和有全世界最美小镇之称的克鲁姆洛夫,非常喜欢这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却有着独特历史和风情的国家。

在奥匈帝国时代,它是帝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区,贡献了超过80%的工业产值,这是帝国能够和当时欧洲其他几大工业国抗衡的原因之一。

1938年二战爆发前,捷克的工业生产在全世界排名第10,军工生产、汽车生产,更是名列前茅。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定要签订《慕尼黑协议》占领捷克,将其最重要的工业区域纳入帝国版图。

为了确保捷克这个德国的战时大工厂,不但在这里布置了德国本土以外最强的军队和警察,还特别派他最信任并属意的接班人、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兼警察上将的海德里希担任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总督。

被称为“纳粹魔王”和“布拉格屠夫”的海德里希,在捷克实施残酷统治,立誓要将捷克德意志化。因此才引发了捷克抵抗组织刺杀海德里希的“类人猿行动”。这是二战若干次针对纳粹高官的暗杀行动中,唯一成功的一次,海德里希也因此成为被暗杀的级别最高的纳粹官员。

二战结束后,捷克经历了苏联占领、成为苏联集团成员国之一、“天鹅绒革命”等一系列事变后,再次成为独立的民主国家。如今,它已被列入世界银行的发达国家之列,并先后加入了欧盟和北约。

许多啤酒爱好者知道德国啤酒、美国百威啤酒,却不知道捷克啤酒是全世界最好喝的啤酒之一。而百威啤酒的发源地,正是在离克鲁姆洛夫小镇不远处的啤酒城布杰约维。关于捷克啤酒的历史,关于美国百威与捷克百威的版权之争,则是另一个长长的故事。

埃米尔·哈查的人物生平

很多人去捷克游玩时,或者会想在捷克当地租一辆车自己开,终归这样会相对灵活方便。然而,此时问题来了:有中国驾照在手了,中国驾照在捷克能用吗?中国驾照可以在捷克开车吗?可以在捷克租车吗?怎么在捷克用?捷克承认中国驾照吗?

中国驾照在捷克不能用,中国驾照不可以在捷克开车、租车,捷克不承认中国驾照。

捷克的所有城市都不支持中国驾照,譬如:

布拉格,布尔诺,捷克布杰约维,卡罗维发利,帕尔杜比,比尔森,俄斯特拉发,赫拉德茨 - 克拉洛韦,拉贝河畔乌斯季,赖兴贝格,科斯莫诺西,奥洛穆茨。

由于捷克不能使用中国驾照,所以,网上提到的各样驾照翻译件、驾照公证件,都不适用于捷克,因为那些都是要配合中国驾照一块用的。

想在捷克游玩时租车开,只能办理国际驾照(IDP),但这个中国内地居民是办不了的,因为我国内地未加入《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因此中国公民想在捷克旅游时租车开,是没辙的。

穿着拖鞋出走 [捷克斯洛伐克]塞弗尔特

埃米尔·哈查(Emil Hácha,1872年7月12日- 1945年6月27日)是捷克的律师,担任1938年至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总统。1939年至1945年作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总统。哈卡生于1872年7月12日的南波希米亚的Trhové Sviny。中学读于捷克布杰约维,后进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法律。1896年成为法学博士。之后在布拉格的波希米亚王国会议(仅有限权力)工作。不久,一次大战爆发,他在维也纳的最高行政法院(负责内莱塔尼亚的部分)担任法官。战后1918年,哈卡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最高行政法院法官,1919年成副。1925年成该法院的。他成为在捷克斯洛伐克知名的法律工作者,并精通在英美法系与国际法。他也是英国文学的翻译人,艺术及诗的收藏家,也为立法会的成员。

在慕尼黑协定之后,1938年11月30日总统爱德华·贝奈斯选定哈卡为其继任者。他被选中的原因是其天主教及保守右派,并与较无太大涉入。1939年3 月14日,邀请哈卡到柏林的总理府,故意让他等待了几个小时。最后3月15日1点,才见到。告诉哈卡,德国军队即将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且捷克的边境防御工事皆在德国的控制之下。给哈卡两个选择,一为与德国合作,“让德国军队进入,将以宽容方式的进行”,并“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拥有自己自足的生活、自治及适度的国家自由”否则将面临“…抵抗将受到武力破坏,并用尽一切手段”,四点时,哈卡因戈林以轰炸布拉格威胁而心脏病发。哈卡联络布拉格当局,将签署使捷克斯洛伐克“让渡”给德国。

1939年3月16日德军占领后,共和国被废除,而哈卡的总统职位被保留,但被迫必须向及其任命的保护长官康斯坦丁·冯·纽赖特宣誓。他曾抗议德国的政策以及对捷克的德意志化,但没什么效果。他还暗中与捷克斯洛伐克流亡合作。 1942年,纽赖特被认为不够严厉后而被去职,因而海德里希成为代理保护长官。哈卡则彻底失去对国家事务的影响力,成了一个傀儡。他的许多同事及好友被逮捕、枪杀及送往集中营。因为海德里希的恐怖行动的统治方法,使得哈卡认为只有与占领者配合才是帮其国家与人民的唯一方法。 1945年5月9日布拉格攻势,哈卡在5月14日被逮捕,并立即送到监狱医院,并在6月26日死亡,死因不明。去世,被匿名葬于Vinohrady的墓地,在之后才有了标记。

这个捷克语指的是捷克的哪个城市?(追分!!!) Kostelec u Holeova

1872年7月7日,星期天,保尔·魏尔伦上街去给患病的妻子玛蒂尔达买药,药店就在附近。在短短的路程中,他不幸遇上了韩波。韩波没费多少口舌就说服了魏尔伦弃家出走,同他一起去比利时旅行。魏尔伦于是未去药店,却和韩波径直到了火车站。玛蒂尔达徒然满巴黎找了他三天,走遍朋友家,甚至停尸间都去找过了。后来才知道丈夫同《醉舟》的作者一起,到邻国比利时去了。

上街买药——我这里要记述的一件往事使我不由得想起了诗人魏尔伦。看来,有些作家的妻子如病了,是不宜打发丈夫出去买药的。

不过,我得从另一处讲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我们住在日什科夫区胡斯大街一栋简陋楼房的一套简陋住所里。这栋破旧房屋地处转弯角上,我们那套住所有个莫大的也是唯一的可取之处: 阳台和厨房的窗户都对着维特科夫山开阔的山坡。山坡上,从铁路边缘起,长着成片成片的金链花,春天开出浓密艳丽的**花朵,虽然不香,但波浪似的满山都是,景色绝美。弗拉尼亚·什拉麦克曾写过一首优美的咏金链花的诗。金链花谢了以后,铁路两侧洋槐花的甜香便涌进了我家的窗户。整栋房屋、阳台和晦暗的小院子都弥漫着这股甜香。一堵高墙把小院子同铁路的路基隔开。高墙已断裂,墙边建了一些堆煤的木棚屋。春天的芳香在这里很需要。院子又小又阴暗。战争期间,房客们在这儿养了一群母鸡,它们徒劳无益地用小爪子刨着石头地面,啄食墙上的灰泥。在这里,大白天也不时有耗子跑出来同母鸡分食房客们从阳台上扔下的残羹剩菜。到了傍晚天快黑的时候,母鸡便一只只奔到院门旁边,耐心地等待着谁走来给它们开门,然后一窝蜂拥向楼梯,惹人发笑地一级一级蹦上楼去,准确无误地找到各自的楼层和家门。即使快要下蛋了,母鸡也一级一级地蹦,然后慌慌张张钻进家里,接着整座房子便回响着它那欢乐的母性的歌声,歌唱它创造了奇迹: 一个小小的,但在战时却非常珍贵的宝贝儿。

若问母鸡养在哪儿?或者在厨房里,或者绝大多数都在那间狭小、幽暗的食品储藏室里。这里的一扇窗户对着臭烘烘的天窗,无法储存食物。不过,战争期间谈得上什么食物啊!

我家一间小屋的窗子朝着嘈杂的街道,正同金天使饭馆隔街相望。饭馆的镀金浮雕挂在它的门额上。那座房子里住着弗朗基谢克·绍埃尔,日什科夫区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和善的人,晚年还写过一本书,记叙他不平凡的一生。

战争结束了。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回国后不久,就同他从俄国带回来的第二个妻子搬进了绍埃尔家。有个从来都喜欢故弄玄虚的人说她是公爵夫人。她看上去不像。我们两家的窗户遥遥相对,我们能看到他们家左面的后屋和舒拉太太——日什科夫的街坊们都这样称呼她,总见她蛮有兴致地瞧着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捷克人的生活。

隔了一座房子住着我的同学和朋友伊万·苏克。我只要站在阳台上吹一声口哨,苏克就会出现在他家的阳台上。我们两个常常一块儿玩台球。苏克住的那座楼里有一家小饭馆。不知为什么,大伙儿管它叫“顽石饭店”。那里的一位房客是个玩台球的行家,待人和蔼,他教会了我们玩台球的门道。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有时也上这家饭馆里来。他待不长久,这里离他的妻子太近了。妻子总是徒劳无益地想把哈谢克留在家里。一次,有人问哈谢克为什么不上金天使饭馆,他不以为然地说那里要爬楼。实际上,金天使饭馆只有台阶。

一个夏天的晚上,哈谢克衣冠不整地走进了饭馆。他只穿了件衬衫,趿着拖鞋,裤子用手提着。他坦率地告诉大家,说妻子舒拉把他的皮鞋、背带和外套全都锁起来了。他这是上药房去买药,妻子患病,医生开了药方。他随身带了个酒瓶,说是就便捎瓶酒回去。没等店主人把酒瓶灌满,也没等站着把一杯啤酒喝尽,他就同我们玩起台球来了。他玩得非常糟糕。喝完第三杯啤酒之后,他下了决心,说非去买药不可了,舒拉在等着哩,酒瓶嘛先放在这儿,等他买药回来时取走。他没有回来。

两天后,有人果断地在敲我们家的大门。门外站着面有愠色的舒拉,她气冲冲地问道:

“雅娄谢克在哪儿?”

后来她对着我的母亲哭了一会儿,抹抹眼泪走了。

不,哈谢克并没有遇上什么韩波,也没有跑到国外去。一个星期之后他回家了。带回一瓶啤酒,可是没有药。反正药也不要了。他的妻子已经恢复了健康。甚至健康得过头啰!他大笑着补了一句。

在这段时间里,哈谢克趿着拖鞋,没穿外套,在夏天的布拉格久久地游荡,当然去了所有可能去的饭馆,在朋友和伙伴们中间——他们丝毫没看重他的创作——写了满满一练习本的《好兵帅克》。他伏在桌子一角写稿,写完几页就由伙伴中的某一个送去给出版商西内克。出版商按交稿数量,付给他相应的稿酬。当然一个克朗也不会多给。哈谢克以此打发一天或一个晚上,第二天他若不愿意对着空杯枯坐,就得提笔再写。

这等样的创作条件不禁令人产生疑问: 如哈谢克有个清静的环境,坐在书桌前舒舒服服地写作,他的这部作品可能会是什么样呢?然而,这是永远无法解答的、致命的“如”。有可能如哈谢克不是在泼洒着啤酒的桌面上,在酒肆饭馆的喧闹声中,在一群贪杯的朋友之间,为了挣几十个克朗买啤酒而从事写作的话,这部作品也许不会问世,哈谢克就不会是誉满欧洲的哈谢克了。

大家知道,哈谢克不久之后就去世了。舒拉太太也去世了。哈谢克的忠心耿耿的朋友、很有耐性的弗朗基谢克·绍埃尔也去世了。唯有帅克,这个胖乎乎、性格外向、绝对不懂得粉饰现实的循环性患者——正如封·德拉切克教授给帅克作的诊断中所说的——却活在人间,快活地不仅朝着普津姆前进,而且几乎远行全世界,走向他从来没有打算要去的地方。

(杨乐云 译)

注释:

魏尔伦(1844—1896): 法国诗人,印象派诗歌的代表。魏尔伦意志薄弱,曾偕同诗人韩波流浪到英国和比利时。后来交恶,魏尔伦枪击韩波,被判处两年徒刑。

韩波(1854—1891): 法国诗人。著名长诗《醉舟》是他的后期作品。

弗拉尼亚·什拉麦克(1877—1952): 捷克诗人。

雅娄谢克: 雅罗斯拉夫的昵称。

普津姆: 捷克布杰约维附近的一个小镇。

赏析

拖鞋是为了舒适自然而在家里穿的,但是哈谢克却穿着拖鞋、提着裤子在外面待了整整一个星期。他流连于各个小酒馆或饭店,与朋友们喝酒打球,用来付账的却是这期间在桌子一角边写边交付出版商的长篇讽刺《好兵帅克》一书的稿酬!这就是誉满欧洲甚至全球的讽刺作家雅罗斯拉夫·哈谢克的奇特经历,当然也就是《好兵帅克》诞生的故事。我们和塞弗尔特一样,忍不住去猜想: 如魏尔伦的妻子没有生病,魏尔伦也许也不会穿着拖鞋遇见韩波,从而远走比利时和英国吧。那么,如哈谢克的妻子没有让他去买药,帅克是否还会诞生于世?

塞弗尔特笔下的哈谢克,生活在地地道道的布拉格,故事的发生地依然是塞弗尔特生活的日什科夫区。与魏尔伦和韩波那样惊世骇俗的故事相比,哈谢克的故事反而像温馨甜蜜的普通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这就是捷克的魅力,布拉格的魅力。塞弗尔特描述了一战之后人们生活的贫困——母鸡养在食物储藏室,每一个鸡蛋都如此珍贵。但是只要发生在布拉格,都那么富有浪漫色彩,更何况在那微风习习的夏日中的故事。我们看不到一战结束后困苦带来的愁闷,似乎这种轻松、温暖的惬意是布拉格特有的氛围,啤酒馆照样人满为患。哈谢克的幽默便是好兵帅克的快活,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知道哈谢克受到妻子的束缚,但他丝毫没有愧色地提着裤子、穿着拖鞋走进小酒馆,和人们随意谈笑。清苦的战后的生活中,人们看到的是他乐观向上的精神,物质的匮乏已经在他幽默的轻松的生活态度下化解了。因此哈谢克是一个真正的人,塞弗尔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轻松幽默、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坚强的战士。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随意,他对待生活的随意和惬意,与人们想象中的伟大的捷克民族主义战士的面目相差甚远,但是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将民族主义的感情以最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帅克正是哈谢克的化身,他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为捷克民族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现实没有那么轻松,好兵帅克的出版也不是那么简单,但是哈谢克对奥匈帝国的鄙夷、讽刺和捉弄,对侵略者的嘴脸和普通民众的愿望像一样强劲有力、栩栩如生的勾画,让帅克的形象深入人心,跨越了捷克民族的界限,进入了世界文坛。

哈谢克和魏尔伦一样穿着拖鞋出走,成就其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这种行为本身当然是偶然的,但是却表明艺术创作需要自由的空间。皮鞋与拖鞋相比是正式场合的穿着,但是创作不需要条条框框的限制,严正的规矩必然破坏艺术家的生命和创造力。因为拖鞋的轻松和随意正是激发灵感的特殊因素,无论这个空间多么喧闹,作家心中保证了空间的私密性。很难想象西装革履地坐在写字台前创作的艺术家,艺术不需要装模作样,需要真诚,需要真性情。不受任何形式束缚的创作才具有真正的艺术生命力。所以,哈谢克的创作 *** 在小酒馆那污浊的空气、吵闹的噪音中被激发,而魏尔伦则冲破了皮鞋的牢笼与韩波结伴流浪比利时与英国,在众叛亲离中唱出了心灵之歌。

斯人已逝,但是他的文学创作是永恒的,他笔下的帅克“却活在人间,快活地不仅朝着普津姆前进,而且几乎远行全世界,走向他从来没有打算要去的地方”。

(石梅芳)

辛德勒的下场是什么

你的可能拼错了,看看这里有没有你想要的,谢谢纳 布拉格(Prague) 布尔诺(Brno) 俄斯特拉发(Ostra) 比尔森(Plzeň) 奥洛穆茨(Olomouc) 利贝雷茨(Liberec) 捷克布杰约维(eské Budějovice) 捷克克鲁姆洛夫(esk Krumlov) 赫拉德茨-克拉洛韦(Hradec Králové) 拉贝河畔乌斯季(stí nad Labem) 帕尔杜比(Pardubice) 哈维若夫(Híov) 兹林(Zlín) 克拉德诺(Kladno) 莫斯特(Most) 卡尔维纳(Karviná) 弗里代克-米斯泰克(Frdek-Místek) 奥帕瓦(Opa) 杰钦(Děín) 特普利(Teplice) 卡罗维发利(Karlovy Vary) 伊赫拉瓦(Jihla) 霍穆托夫(Chomutov) 普热罗夫(Perov) 姆拉达-博莱斯拉夫(Mladá Bolesl)

在战后,辛德勒由于身为纳粹党和阿勃维尔成员,有被以战犯逮捕和处决的危险。班吉尔、斯特恩和其他多人准备了一份声明,以便让辛德勒呈交给美国人证实自己曾挽救了一些犹太人的生命。为了逃避苏联人的抓捕,辛德勒和埃米莉乘坐他们的一辆只有两个座位的霍希轿车向西逃亡。到了捷克布杰约维,霍希轿车被已经占领该地的苏联红军士兵没收。辛德勒起初藏在座位下的一颗钻石也没能取回。他们继续通过乘坐火车和步行前进直至到达美国占领区,然后前往帕绍,一位美国犹太人军官安排他们乘火车前往瑞士。1945年秋,辛德勒夫妇搬到了巴伐利亚生活。到战争结束时,辛德勒的所有积蓄都已经在贿赂和在为工人购买给养中耗尽。几乎一贫如洗的辛德勒曾短暂迁至雷根斯堡,之后再到达慕尼黑,但一直没能在战后的德国发迹。事实上,他已经需要接受犹太人组织的援助来生活。

1948年,他向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提出了一份对他的战时开支加以补偿的请求,之后收到了15000美元。他曾估算自己战时的开销超过105.6万美元,包括营地的建设、贿赂,以及包含食品在内的商品支出。

1949年移民阿根廷,他在那里试着养鸡和海狸鼠,后者的皮毛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到了1958年就已经破产。然后他离开妻子返回德国,尝试经营包括水泥厂在内的多个产业,但都没有成功。

1963年,他再次宣布破产,并于次年因心脏病发而入院治疗了一个月。辛德勒与战争期间认识的许多犹太人保持着联系,来自世界各地“辛德勒犹太人”的资助让他得以继续生活。

14年10月9日,奥斯卡·辛德勒逝世,享年67岁。他的遗体安葬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是唯一一位得以葬在这里的前纳粹党成员。

1963年,以色列授予辛德勒国际义人称号,以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挽救犹太人免遭大的功勋,此外,1966年德国还授予他联邦十字勋章。

详细资料参考:

://baike.baidu/link?url=_g6vKVKw2wUETsWE6Hio_yV8u-xZotc4CkYoKuAKQYRZJ-67f_caBsXa23YBRTaxq9rRANu8UhuGxViaJYh2kZGsO0LdXoM7QxB0y9esDc3Zfwwr-t6l6VT5PjZd87hbLfQEDWypW3S3EG-inXHGO_